日本人習慣入門後第一時間喊「ただいま」(ただいまもどりました的縮稱,意即:我回來了)。許是習俗,又或是傳統,不過能流傳到今時今日,即使年輕一輩也照做如儀,大抵是有比傳統更強的理由吧?
一句「我回來了」,不僅是向家人報告,也許更重要的,是要給等待自己、牽念自己的人一份安心的甜點。
某些人之所以稱一個地方為「家」,是因為有個想念他的人在那裡等他;而另一些人會視一個地方為「家」,是因為那裡住着一個他思念的人。
家不是一間屋四堵牆,也不是一張床一個浴室,而是一種感覺,一份思念。
你會想家,是因為那兒有值得你牽念的人,有正在想你的人,而非出於一台 65”大電視,或一套影院級音響設備。
家是一種感覺。有時候,即使住滿了一屋子的人,也不見得就會視它為家,反而更想逃離那個既吵鬧又冰冷的地方;有時候,即使獨居也可以很戀家,因為那兒能予我們安心放鬆的空間。
家是一個地方。在那兒,你可以肆無忌憚地「大」字型和衣躺在床上,重播又重播自己最愛的音樂;在那兒,你可以對着電視機放聲大笑而無須顧慮儀態甚麼的;在那兒,你可以賴在被窩裡看小說直到天明。即使甚麼也不做,只靜靜地盯着天花,心底也會有種舒坦泰然的感種。
也曾聽說習慣獨居的人,只要回家時對空氣叫一聲「我回來了」,便可以弄清楚自己最愛是誰 ── 那個最先在腦海閃過的人,於你而言,就是將那間屋變成一個「家」的人。
因為他/她,屋子變得暖和;因為他/她,回家變得有了意義,有了期待,期待一雙等待自己歸家的眼眸。
By 琉璃
初稿26.07.2000;修於22.09.2020
Copyright © Catabell Lee.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No Derivatives.(BY-NC-ND)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