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1.22

(食食食)偶有失手?@明閣

工作關係,這天又到明閣午飯。

明閣還是喜歡旺角朗豪坊那家,水準比較穩定。港灣道分店吃過幾次,感覺上比旺角老店差一點點,且這次大廚調味太重手了,感覺突然跌 watt😨


點心:
勝在用料,味道以車胎人水準而言只屬不過不失;值得一讚是乳豬皮脆可口肉夠入味😋


豆腐牛肉羹:

(貓不吃牛所以無福消受)


蒸龍躉石斑柳:
第一次吃蒸魚這樣擺盤,頗有趣;龍躉斑柳肉質厚得來夠彈牙不會鬆散,不留一點腥味,不錯不錯😋


黑醋拔絲黑豚肉:
脆皮只薄薄一層功夫考究,重點是肉嫩 + juicy 得來一點也不油膩,奈何調味下得太重手了,不然這道菜真的不錯吃~

魚湯時蔬:
菜是苦的😖 百合既不鮮甜也不夠稔 😖😖😖 害我連魚湯也不敢喝了 😰


鮑汁炒飯:
味濃,炒飯混入了炸脆米有嚼勁,但飯粒太濕不夠乾身,以明閣的水準來說這次不合格😥

甜品:
楊枝金露正常發揮

29.11.22

初雪

晚上氣溫急降,最好窩在家中🥱

有文友說首次見到初雪,很興奮很漂亮。

貓的即時想法卻是:

下雪第一日:好美 (好冷)
下雪第二日:地好滑
下雪第三日:好髒……

畢竟初次遇上下雪是在紐約,而當時路旁積雪已經很髒🙈

後來在巴黎遇上大風雪,初雪的晚上真的冷死了,但飄雪也確實很美很浪漫(冷死了)😍 第二天外出,地超級滑,貓不小心滑個四腳朝天🤦🏻‍♀️🤦🏻‍♀️🤦🏻‍♀️途人紛紛上前關心,最後還得扶著陌生人的手臂過馬路(一來沒信心自己能安全橫過馬路,二來也不好意思推卻人家的 gentlement 風度),糗死了🤦🏻‍♀️

隔日再外出時,路邊撒了鹽待融化的積雪都是灰灰黑黑的,城市本來隱藏起來的髒物通通浮現,優美雪景只是過眼雲煙,剩下的是清理和鏟雪的不便😂

28.11.22

《First Love 初恋》


《First Love 初恋》完食,看後感……很矛盾複雜。

老實說,要不是這劇打著宇多田光那首《First Love》的旗號,大概貓也沒耐性看到最後,但也很欣慰自己有看到最後,因為全劇感動位盡在第8集。

不曉得為何報道總是對《First Love 初恋》讚不絕口說拍得很唯美甚麼甚麼,然而說到唯美,《First Love 初恋》跟岩井俊二的作品還差好遠,中間有段無法僭越的距離。為甚麼說無法僭越呢?就是岩井俊二的作品唯美得貓非但不會按 fast forward,甚至事後還會重播那些片段看仔細;而《First Love 初恋》……已數不清按過多少次 fast forward 了😅

《First Love 初恋》前段節奏太慢,故事演繹眼高手低。故事不斷在成年後的「現在」與少年時的初戀回憶之間穿插,這手法屢見不鮮,岩井俊二的《情書》便是經典例子,但他做來無縫連接,叫人看得舒服,彷彿陪伴著主角成長經歷初戀的青澀。然而《First Love 初恋》的展現方式卻太碎片化,事件與事件之間沒有太大關連或太深刻的印象(很後期才逐一披露之間的關連)。

而愛情劇,最忌便是無法打動觀眾。

平淡的高中生活,男女主無風無浪便走在一起,約會的片段也跟千千萬萬小情侶沒甚分別,那到底憑甚麼長大後的男主(佐藤健飾)會對女主如此執著,念念不忘?兩條時間軸之間有太強烈的斷層:佐藤健表現得太情深,但同時穿插的少年時期太平淡,無法說服觀眾(貓)這段初戀有甚麼令人怦然心動之處,會發展成佐藤健後來重遇初戀女友時大爆發,甚至不惜放棄未婚妻回復單身也不願背叛回憶?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First Love 初恋》在處理成年後與中學時期上比不上《情書》,在倒敍法上比不上《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約會》(ぼくは明日、昨日のきみとデートする),所以貓才會那麼失望吧?

電影《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約會》由於時間軸的設計,同樣是從終結慢慢走向男女主的相遇,但手法要比《First Love 初恋》高明得多。最少,即使觀眾不明白女主為何一開始便那樣情深和淚崩是有原因的,強烈意識到會在後面一一交代;《First Love 初恋》就只是讓人不明所以而已,高下立見。

《First Love 初恋》前段節奏太慢,無法體會男主初戀的深刻令觀眾出戲,到後期披露真相時那種疏離感已建立 ── 碎片化的比重太多了,用後面一、兩集想將一切事件串連起來時太吃力。

甚至有讀友告知他第三集已想棄,若非為了宇多田光的《First Love》早就棄了😅

也就是說,根本有許多觀眾沒能挨到後段的真相便已棄坑,無法感受故事真正動人的部分。
!!!劇透注意!!!
中段披露女主車禍失憶忘掉男主,所以重遇時即使知道對方全名也沒能認出來。橋段老土但勉強可以接受,然而後來男主拋棄未婚妻,同時女主也表白了,為何他仍堅持離開為他哭成淚人的女主?既然兩人之間的障礙已除,卻沒原由地突然分手太說不過去,害貓一整個黑人問號(除為營造結局「得來不易」的驚喜大團圓,實在想不出任何分手的理由)😑😑😑

看畢全劇,唯一感覺是:原來佐藤健是好戲之人!

過去他的角色都偏向耍帥或裝酷,站出來是個無敵大帥哥便已任務完成。即使扮演浪客劍心時為動作場面花過許多功夫,也就只是專業演員付出的努力而已,與演技本身是不掛鉤的(劍心太 cool 沒表情,只要板著一張臉就好呀)。

然而《First Love 初恋》內佐藤健重遇初戀時的錯愕、執著、無奈、難過……一秒鐘眼泛淚光到熱淚盈眶再溢瀉,那個有層次的內心戲表露無遺,跟那些為滿足哭戲而擠眼淚的演員完全不同檔次,看得教人心折。

喔~原來佐藤健還真會演戲啊!

奈何第九集予貓太草草了事之感。前面鋪陳了那麼久(節奏拖得那麼慢),又沒來由的讓男女主角分開,結局卻一口氣就在一集之內交代一切,大團圓開心跳起擁抱~兩人夢想成真~yeah!

感覺草率又畫蛇添足。

27.11.22

離婚夫妻的修養與氣度

一向主張感情事乃兩人之間的私事,婚姻轇轕更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外人無權置喙。貓真正感興趣的,反而是近日追討贍養費一案引出一地的花生:離婚後男方一再失言、失信、失禮,女方卻極力克制盡顯情商,這兩種處事手法彰顯兩人修養氣度的對比。


傳媒指出汪先生失言、道歉再刪貼文這套路早有前科。至於事實是否傳媒所指,有人藉此蹭熱度以便直播帶貨能撈上一大票則不得而知,不過男人老狗拿無法探望子女來抹黑前妻這招很有既視感😏 早前某王姓歌手也很擅長耍情緒勒索這招


夫妻間誰對誰錯本來難以說清,不過前夫左一句掛念女兒,右一句前妻不讓探訪,很可憐對吧?大S卻表明當日草擬離婚協議書時男方當場拒絕監護權,只要探訪權。咦?羅生門?


結果汪先生放話要到台灣接子女回京,翌日卻不見影蹤,接子女一事不了了之,卻又繼續控訴前妻不讓他見孩子,這到底是甚麼邏輯?(黑人問號)❓❓❓


大S 發聲明指自己答應過離婚後不口出惡言,希望能好聚好散,事實證明她說到做到。她希望前夫別再胡言亂語讓孩子難堪,也別再封鎖她,讓兩人得以好好溝通(無須借傳媒向她隔空發炮)


男方未有否認封鎖前妻,道歉指自己氣在頭上衝動失言,隔日又再詆毀前妻吸毒、出軌等各種指控。大S 一一反駁之餘,依舊沒說過前夫一句壞話。


以為汪先生罵得已夠難聽?汪母更甚。兒子出軌有圖有真相不提,反倒過來指控大S出軌,又說要到台灣打記者,示範了各種的潑婦罵街。正所謂 the apple doesn't fall far from the tree,看為母的是甚麼人,就不難理解為何汪先生經常發瘋了。


最可怕是她生為女人,汪母卻罵大S不守信沒有終生不嫁兼絕育 ── 提出這種非人道要求的人心腸才最毒吧?憑甚麼她兒子離婚(前)後可以睡其他女人,偏大S就得建貞節牌坊不能結婚生子?


平心而論,離婚後再婚,不再拿前夫的贍養費才是合理做法(但不包括孩子的生活費,管她再嫁幾次,為父的也該盡責撫養孩子)。但這條款是汪先生在代表律師陪同下主動刪去的,那就必須守法,不是他高興就付,不高興便不付,法律條文並非立來讓人高興的。


合不合理和有沒有觸犯法例無關,不高興的,找前妻去修協議書吧!但在修改協議前擅自拒付便是違法,就這麼簡單。



26.11.22

那些年的鄭伊健

身邊不少朋友近日都搶票去聽鄭伊健的演唱會,且一致好評。

演唱會固然精彩,但重點應該是那些年的回憶值回票價,還有心底那一份希望。

有希望,是因為鄭伊健的存在證明並非所有藝人眼中都只有追不完的名利;說明了人到無求品自高不光是紙上談兵;證明凡人皆有選擇,不必出賣尊嚴也可以活得知足自在……在這個世代,站在一眾賣人格求榮的偽人當中,鄭伊健格外難得。

小時候,對鄭伊健的印象也就是個演技不俗的演員(但又未到影帝級)、他的流行曲朗朗上口(歌藝不過不失但絕非歌神)……做甚麼表現也不錯,水準以上,卻又未去到最好。

不過路遙知馬力,那些年來他默默耕耘,現在只專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接自己感興趣的影片、玩他至愛的遊戲,閒時和太太遊遊日本;不愁生活,也不強求更多。

他的存在告訴香港人:世上還是有人能夠堅持做自己,不為 RMB 折腰!

25.11.22

失眠夜。神經刀


蕉園的創挑(創作挑戰)真是逼迫作者跳出 comfort zone 的最佳工具🤣
想來貓還真獲益不淺,《#IG挑戰》是參加創挑寫成序章後才發展成長篇故事,最終更出版實體書的;要不是醫生辦的創挑「AIKEN 文學賞」有那麼仔細的要求,貓大概也不會寫成《伊利昂之翼》,更不會挑戰寫科幻冒險類的題材。

今年的「AIKEN 文學賞」又來了,要求寫科幻核戰/核危機題材。

初時一直想不出要怎麼寫,莫說情節發展,就連 100 字楔子也嘔不出來🤦🏻‍♀️ 所以遲遲未動筆(資料搜集倒做了一大堆)。

難得昨晚2點多已爬上床休息,結果4時許乍醒,故事情節和對白不斷在腦海湧出,滔滔不絕的湧了超過一個章節的份量,醒來後鐵定無法憶起全數內容,惟有巴巴的爬起來打稿🙈

一口氣寫了 2.5 章,以為一夜好眠,結果卻是睡得最少的一晚🙈

對,貓又開新坑了🤣 話說上次神經刀地將末日瘟疫寫成數碼病毒感染現實世界致死的不解之謎,今次這場核危機又會被貓寫出如何脫軌的故事呢?🤣

23.11.22

Tim Burton's Wednesday


記得之前就曾見過《Wednesday》的宣傳海報,但那時候並沒有特別留意竟是 Tim Burton 的新作!

Tim Burton 執導電視劇?自然不可以錯過,而且還是《The Addams Family》的外傳!(好吧,我承認其實從未欣賞過任何《The Addams Family》的相關作品,但這系列應該無人不識吧?)

正好這天讀者D提及《Wednesday》已上架,查看 trailer 才驚喜大發現🤩

Tim Burton 果然沒叫貓失望,是那種開始了便停不下來,會看上癮的劇集;難得是一季八集也沒甚麼冷場,就連起首鋪陳的情節也叫人看得津津有味。雖然第二集已能猜出誰是大奸角、鎖定了誰是怪物,但純因貓投入了自己的寫作魂,以「要是我的話就會這樣寫」的目光審視劇情才那麼容易猜得出來吧?

看著看著,忽然發現女主 Wednesday 跟貓筆下的文巧巧個性非常相似:聰明敏銳、恃才傲物、說話得勢不饒人、囂張、安慰人時不善辭令(反駁和諷刺別人時卻牙尖嘴利)、不合群、擅長解謎、好勝,但實則心地善良、富正義感……😍

整體而言十分值得推薦,今年必看系列😍​​​​​​​

22.11.22

從 AI 繪圖看存在價值

這天半夜裡又做了新的小說 PV:


這次糅合了 Canva 內置的 video clip 和 AI 繪圖動態 effect(Canva 的功能還真是強大啊),而剛好 AI 生出來的圖也適合切割,就分別做了 YT 和 IG 兩個版本😍

最近許多作者都在討論 AI 取代人類的議題,這話題貓前幾天就寫過就不贅述了,不過近日讀到一位插畫家的回應頗有見地可以分享一下:

插畫家說並不介意 AI 繪圖的發展,甚至建議同業不妨拿 AI 圖作構圖參考。因為在他看來,目前的 AI 還是無法穩定模仿到個別繪師的個人風格,所以有特色的插畫家是不必擔心被 AI 取代。換句話說,AI 只能滿足對畫風沒有特別要求的用家,而這批用家即使沒有 AI 也不會委託他畫插畫,所以由始至終都不是他的目標客戶,被 AI 取代之說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很清醒理智的見解:重點就在於現在會花錢買 AI 繪圖的人,即使沒有 AI 也不會成為客戶啊!

所以說到底還是要建立自己的個人風格和特色,價值不在於誰會畫畫,而是你的畫能不能別具一格。會不會被取代不是看我們在做甚麼,而是這件事做得有多好多獨特。


20.11.22

擺烏龍

本來約好某熊週日晚去游水,結果出門前方發現安心機無電了🤦🏻‍♀️

不怕不怕,叉電到 20% 嘟一嘟應該挨得過吧。本應 7:30pm 左右出門,結果 7:45pm 時某熊卻說冬令時間泳池 9pm 休館…… What?不是休 10pm 嗎😱 預半小時洗頭淋浴收拾更衣,即 8:30pm 得上水……真是失算,竟沒料到冬令提前一小時休館。

只好乖乖安坐家中,重製一下小說 PV 吧。

初版選錯了視點,企圖將太多內容壓縮在幾個分鏡內,分鏡也做得不夠好(因為技術所限,手上素材未能有效表達),視覺效果欠佳。有了AI,基本上解決了90%問題:


這是新版 PV


這是初版,對比應該很明顯呢😅

17.11.22

人工智能不智能

這天看見文友在 DC 上討論 AI,說能畫畫,但現階段還不能參與人際社交。待元宇宙通行後,AI 創造角色混入真人互動再學習我們生活的感覺,門檻就不高了。

之前不時發現很多人對 AI 有某程度上的誤解,大概是科幻電影小說都把 AI 描繪得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而且擁有自主意識之故吧。

作為工作上經常接觸到實際的 AI 應用和 AI 工程師的貓實在有必要澄清一下。

人類害怕 AI 是正確的,倘使 AI 當真擁有自主意識,貓也相信 AI 第一個便會判定人類是對地球有害的🤣 不過現階段,AI 距離這種自主意識還差很遠很遠。

文友說的人際社交其實早就在現實中進行了,生活上很多應用已滲透 AI,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Amazon 推薦書籍、Netflix 推薦劇集、網購平台推產品全都採用了 AI 大數據分析。

Chatbot 也是社交的一種,銀行跟大機構的 chatbot 很多已轉用 AI 而非真人客服對答,不過現階段 chatbot AI 大都是 machine learning 而非 deep learning,不會自主發問相關的問題(系統主動提問都是有觸發條件的),至於那些沒餵過答案給 training model 的問題,chatbot 還是亂答一通。

貓曾實測某大航空公司的 chatbot,針對疫情下以里數換機票但無法起行的處理,那個 AI 完全無法回答,大概這是非預設場景,AI 便無法應付了。

之前也曾問過 IBM 的 AI 架構工程師一套醫院採用了的 AI 方案,問長遠能否取代放射科科醫生單純在閱讀 X 光片上的工作,答案是只能輔助,無法取代。

沒錯 AI 學習過百萬張圖庫,在處理一些明顯個案時能比真人更準確迅速地診症(人類長時間讀片雙眼會疲勞,有機會出錯)。但面對含糊的個案,AI 不具備相關的醫學知識和經驗進行判斷,還是得交由醫生或放射技師處理,而且目前這套 AI 也只能做到 8X% 的準確率。

文友問:但X光片的不明陰影資深醫師肯定也只能猜,然後安排更多檢查。

不明陰影因為類似的參考比照數據不足,AI 無從判斷如何後續處理,只會標記需人手診症;而資深的放射技師則能按經驗去判定到底用 MRI/CT scan、超聲波抑或 biopsy 才是最有效的應對,這就是 AI 現階段仍無法達致的水平。

人類為了生存就必須努力應對未知的場景,而 AI 的設計本身是目標為本,因此會以大數據分析去學習最有效的「已知」應對方式,所以在常見場景下比人類有效率,但就欠缺應對「未知」的能力。

外行人以為 AI 很神,但往往不知道其實 AI 極度倚靠人類。即使 deep learning 的神經網絡架構能模仿人類的思考流程,但仍極度倚賴 labeled data,而標記圖片或物件這個部分目前必須全人手處理,所以 AI 的智能背後還是很有高的門檻和人力輸入,並不是科幻電影所描繪的那樣。

最少在現階段,AI 的「智能」依然有許多限制。

16.11.22

アーニャこれ好き

貓:對了,你數月前不是預購了 アーニャ 公仔嗎?

熊:未到貨呀。

貓:記得好像是十月出貨的樣子?

熊:官網寫12月喇。


貓:咦??樣子怎麼差那麼多?(印象中的明明長這樣的……)


熊:SHF 是另一款來的……

熊:這隻寶也要?


貓:我要的不是黏土人呀🙈 黏土人預購那邊付錢了嗎?

熊:早付了喇!

貓:oh~~那就算了。

一直以為那張相是某熊拿網上截圖告訴貓兩款不一樣而已。下班後一起晚飯,然後某熊又匆匆出門學車。沒想到某熊回來時,手上卻拿著這盒模型❣️❣️❣️

話說……為何那樣一小隻😱 看照片,最少應該跟 Pinky:st. 差不多大小呀😱😱😱

アーニャこれ好き!

(那幾張表情面孔很有戲,但如何站立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