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9

內地媽媽

在日式家庭餐廳晚飯晚飯,電視在播一輯以內地媽媽為題的港台節目。

儘管節目如何刻畫內地媽媽的苦況,貓還是無法擠出半點同情來。

骨肉分離的確殘忍,但,到底是誰造成這個困境的?港府有強迫她們把子女留在香港嗎?內地有拒絕她們的子女歸國嗎?好像兩者都不是。

貓只是不明白:既然如此不捨,為甚麼不把孩子留在身邊?沒錯她們不能留港,但她們的子女可以回內地生活呀!那為何即使離了婚,子女無人照顧,也要用盡一切方法,硬將子女留在香港?怎麼只管控訴港府不體諒,"害"她們的子女無依無靠,卻不乾脆把子女接回去一起生活?

既然媽媽不能來港居留,把子女接回去不就可以團聚了嗎?就這麼簡單。

有媽媽反駁,子女在港出生,回內地沒戶籍,唸書看醫生都比人貴,負擔不起。內地生活費再貴,相信水平還是要比香港低一些(奢侈品與高級消費不計算在內)。內地學費高企?本地學生單開學購買書簿校服就好幾千大洋,假如在內地負擔不起,那麼來港就更吃不消......當然,以照顧子女無法工作為由申請綜援,上至起居飲食下至書簿文儀一律由政府包辦的除外。早陣子電視台訪問的那個領綜援的女學生,穿戴光鮮(最少比貓當中學生時光鮮),家電、LCD TV、電腦一樣不缺,還有閒錢買琴學琴呢!就這樣看來,當然是留港的好 ( ̄∇ ̄+)

話說回來,到底是誰迫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如今反過來抱怨港府不一併接收她們一家老幼,未免有點惡人先告狀吧。

貓絕不反對外地專才來港,對那些畢業後留港工作至取得居留權的內地留學生亦無半點歧視 -- 他們對社會有貢獻,付出生產力,跟我們並沒兩樣。可是對那些單靠結婚生子來"爭取"居港權、不事生產,以領綜援為目標的一群,恕貓實在無法產生半絲好感 -- 自問同情心尚未氾濫成災。

骨肉分離是個人選擇,不是惡毒奶奶的計謀。現在已是數碼高清年代,怎可以拿粵語長片的橋段來博取同情?

《聯名戶口》

友人跟男友吵架,兩小口子各執一詞,最後更賭氣鬧分手。

手,自然分不成,不過最有趣的,是當友人決定要開設個人戶口跟男友「分家」時,男方即發怒,認為她不肯把工資存入聯名戶口的行為是對感情不信任的表現 ── 要是信任對方就不該分你或我,也不應有所保留。

友人啼笑皆非。過去總是女人要求她的男人開設聯名戶口,好監視他的財政狀況,以確保另一半沒有多餘錢在外頭作怪。怎麼今日角色竟逆轉過來,反由男方要求女方以聯名戶口來證明她對一段感情的投入和信任?

身邊朋友大都跟另一半開設了聯名戶口,彷彿這個累積存款的戶口也同時在堆積兩人之間的覊絆;存款數字愈高,感情就愈深厚。

在這個把數字看得比甚麼都重要的城市裡,聯名戶口彷彿成為了戀人對一段感情的終極肯定。